专业办案团队精准打击跨境电诈犯罪 2024年06月28日

  “短短一个月,就有20余名大邑籍人员飞往缅甸,且存在多人乘坐同一趟航班往返云南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按照航班信息,对同航班的大邑籍人员开展排查。”此前,四川省大邑县检察院应邀依法提前介入一起偷越国(边)境案,通过检警协作,精准打掉一特大电信网络诈骗集团。

  回想起办理这个案件的全过程,大邑县检察院检察官肖玲不禁感慨,当前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存在电子证据发现难、固定难,时空、地域跨度大,证据获取难,资金笔数多、流向复杂、金额计算难等多重问题,如何“适应”不断“更新迭代”的诈骗手段?大邑县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以诉前侦查引导、证据标准把握、坚持宽严相济为着力点,有效厘清犯罪事实,精准打击电诈犯罪,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贡献“邑检”智慧。

  构建专业审查模式,淬炼“锋利刃”。一是配备专业力量。该院选取资深检察官和助理组建电信网络诈骗办案组,确保网络犯罪等领域办案力量最优。二是强化专业培训。该院通过“检校合作”,邀请高校教授开展网络技术、金融财务等相关知识培训,为办案干警讲解电子证据实践应用要点,促进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三是借助专业“外脑”。该院还聘请银行从业背景的检察官助理,协助分析比对网络犯罪案件涉及的大量银行流水。四是构建专业机制。每周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研究重点案件,学习有关司法解释,明晰类案办理尺度,统一执法司法认识,特别在对相对不起诉、起诉、管辖移送等情形进行重点规范的基础上,尽力做到“同罪同罚”“同情同处”。

  夯实证据,咬下“硬骨头”。一是充分利用电子证据,破解被害人认定难。在办理该案件过程中,深度挖掘拓展技侦证据证明面,对技侦证据进行有效转化的同时,结合在案其他证据核实被害人身份从而夯实诈骗手段证据。二是灵活运用全案证据,破解数额计算难。在与公安机关协同配合下,灵活运用取证方式,构建点面证据相结合互为强化的多维度、多角度的证据证明体系。针对被害人分布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采取视频或者被害人自书被害经过等形式收集被害人陈述,有效提高侦查取证效率。加强对团队成员供述犯罪数额细节证据相互印证工作,实现全面综合认定犯罪数额。三是做实侦查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破解犯罪打击难。将利用网络犯罪系列案件列入与公安机关重点信息通报内容,明确案发后可直接电话通报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提高检察机关依法介入效率、引导侦查效果。

  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办优“民生案”。分层分级精准打击,注重政策引导,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目标,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一方面,坚持全案考察、综合衡量、精细权衡,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首要分子、骨干成员、累犯、惯犯、职业犯及相关犯罪活动人员,突出打击重点,着力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另一方面,对具有自首立功、坦白退赃、协助抓捕同案犯等情节的犯罪分子及作用较小、情节较轻的犯罪分子依法予以从宽处理,着力分化瓦解犯罪团伙。2023年6月27日,经大邑县检察院提起公诉,这起大邑首例跨境集团电信网络诈骗案最终宣判。法院以诈骗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偷越国(边)境罪分别判处3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六年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50万元至1万元不等罚金。其中,犯罪集团首要分子1名及3名骨干成员均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