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开展教育培训为成长赋能 浙江宁波: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 2024年06月28日 蒋杰

  

   2023年3月,宁波市检察机关年轻干部培训班学员在嘉兴市检察院参观“红船精神”检察教学基地。

  “追星成功,收获大咖签名书一本!”检察官追的星,是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明楷。2024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检察院邀请张明楷来院为该市检察干警授课,这是该院开展教育培训的一项内容。按照年初制定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2024年,该院还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等6位知名专家学者来院授课,促进检察干警综合素能提升。

  “教育培训是干警‘最大的福利’,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紧贴办案履职实际,聚焦基础能力建设,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受训人员的获得感。”宁波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小华说。

  如何让教育培训叫好又叫座

  检察教育培训怎么搞、培训什么?教育培训能否与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需求相匹配,与检察工作实践相匹配?大大的问号竖在宁波市检察院宣传教育处处长姚嘉伟的心上。通过一线调研和书面征求意见建议,姚嘉伟收集到数千条培训需求,摸清了谁最需要培训、培训内容是什么,厘清了解决“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首要问题。经过梳理汇总,2024年3月初,一份沉甸甸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提交院党组会讨论并顺利通过。

  2024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确定22项重点培训项目,既涵盖检察业务,又延伸到综合文稿写作、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学、研、践、赛、评”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提供“菜单式”教育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让教育培训叫好又叫座。

  “简单说,就是上好四堂课——聚焦忠诚品质,上好‘政治理论课’;聚焦初心使命,上好‘党性锤炼课’;聚焦全面过硬,上好‘素能提升课’;聚焦严谨规范,上好‘作风纪律课’。”姚嘉伟说。

  人才辐射效应迅速形成

  “高质量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激发干部学习培训的内生动力,让教育培训不单是充能蓄力的‘充电站’,更应成为检察人成长成才的‘助推器’。”宁波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磊说。

  2023年起,宁波市检察机关连续两年组织年轻干部培训班,全市两级检察院和西藏自治区检察院、青海省乌兰县检察院等对口支援单位的66名年轻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时长一个月。如今,培训学员中,已经有16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成为各条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孔烨培是2023年年轻干部培训班的班长,于2023年12月被提拔为宁波市检察院组织人事处副处长。谈起培训,他觉得自己“理论素养收获很多,思想境界提升很大”。宁波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吕静波是2023年的学员,他把培训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先后荣获浙江省检察机关网络安全业务标兵、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网上轻应用评审活动一等奖,入选浙江省检察机关信息化专业人才库。2024年5月,吕静波获宁波市劳动模范称号。

  检察教育培训如及时雨,强大的人才辐射效应迅速形成。近年来,宁波市检察机关66个集体、175名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表彰,75名检察人员入选国家级、省级检察人才库,36人在全国、全省各条线检察业务竞赛中获评“业务标兵”“业务能手”称号。

  多个教育培训品牌逐步创建

  经过多年探索,宁波市检察院借助高校讲台锤炼人才队伍,组织刑事、民事等17门实务课程,选派两级检察院30名检察官担任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实务导师、10余名检察官为中国政法大学等7所高校的3000余名学生授课。同时,聘请来自金融系统、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部门的10名专家为首批“检察业务咨询专家库”成员,为人才培养等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进一步强化与华东政法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合作,全市检察机关形成各类检校合作课题、文章项目30余项。

  培训出人才,机制是保障。该院深入实施名院、名品、名家“三名工程”,落实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薪火接力计划,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印发加强新时代优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优秀专业人才评选办法及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以培养领军、精英、骨干、雏鹰四类人才为重点,以成立专业研究小组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全市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

  在宁波市检察院的带动下,各基层检察院也形成多个品牌。如海曙区检察院打造年轻干部培养“青蓝工程”,系统构建“3×3”培养体系,通过复合式培养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养;慈溪市检察院组建“青年理论研习社”,探讨新发展阶段检察机关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履职实践;宁海县检察院推出“政·青春”理论学习品牌,进一步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