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认真开展驻所检察工作,及时督促看守所堵塞监管漏洞,强化民警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刑事执行检察服务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数据赋能,提高动态监督能力。贯彻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强检,统筹推进“两网”建设,完成派驻检察室与检察院局域网联网建设,与看守所实现了信息、监控联网,为刑事执行法律监督提质增效。强化驻所检察工作,工作日确保2名至3名检察人员在岗,法定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及时审查看守所入所、出所、留所服刑等工作台账,对接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全面掌握相关信息,通过调看监控、书面审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对涉及监管安全和权利保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找出具体的安全隐患和执法不规范情形,有针对性地提出口头或书面纠正意见,并督促整改到位。
内外协同,保障在押人员权利。协同各方力量,全方位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监督纠正和预防减少侵犯在押人员权益违法行为,推动实现刑事执行和权利保障相统一。执行与在押人员谈话制度,每周与不少于2名在押人员个别谈话,了解在押人员管理情况。设置检察官信箱,畅通在押人员控告、举报申诉的渠道。加强对在押人员生活管理和账目管理的监督,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利。设置律师权利保障告示牌,公开监督电话,邀请司法局律公股,公安分局刑侦、经侦、禁毒等办案部门和看守所召开律师联席会议,切实保障律师会见权。
沟通协调,强化检察履职担当。注重日常安全巡查和节前安全大检查,每周对监区巡视检查不少于2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提醒整改。在春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前联合武警中队、公安分局对看守所进行全面安全大检查,确保不出事。与公安分局、区法院、武警中队等单位适时沟通,实时掌握在押人员判决、裁定生效信息,坚决杜绝违规留所服刑。从押送方案制定到投送监狱执行,通过与罪犯投监服刑前谈话、对财物移送进行检查等方式,全过程强化交付执行检察监督。
(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