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光权
“第七届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是检察机关重塑性变革后刑事检察业务条线首次‘华山论剑’。作为决赛评委,看到选手们唇枪舌剑,充分展示自己的论辩能力、临场反应能力以及对法律的深刻理解,我们对检察机关锻造新时代高素质检察队伍,促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看来,过硬的专业素养、广阔的知识视野等才是在竞赛中崭露头角的关键因素。“在法庭上,检察官需要与律师辩论,需要说服法官,需要向当事人释法说理,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才能匹配其使命与担当。因此,比起选手们的论辩技巧,我更关注选手们的专业水平。”周光权说。
“正是在这样高标准、严要求的比赛氛围下,许多选手‘以赛促学’,赛后他们也将比赛经验、收获体会带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又能带动提升一批检察人。比赛传递出的人才培养理念层层传导至全国检察机关,成为检察官们努力奋进的方向,而业务竞赛本身也展现出了提升检察办案水平和促进检察人才培育的重要意义。”周光权说。
作为上一届比赛的评委,周光权对第八届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也充满期待,“新一届的选手都是经历了完整、正规法学教育的检察官,他们的法学知识储备更充分,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希望他们能够赛出水准,把比赛成果转化为自己不断提升的动力,引领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常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