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新奇 孟丽娟)“之前做得太不够,您放心,以后的医疗污水处理工作我们一定确保达到排放标准。”近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检察院对一起医疗机构污水处置专项监督公益诉讼案开展“回头看”时,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说道。
2024年10月,复兴区检察院收到河北省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推送的线索,称辖区医疗机构污水未按规定监测和处理,存在医疗污水直排的情况。该院立即开展调查,发现辖区部分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下称“一类医疗机构”)未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水进行监测,部分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及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下称“二类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等问题,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该院就“一类医疗机构”和“二类医疗机构”污水处理问题,分别向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复兴区分局和复兴区卫生健康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各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排查,督促其进一步规范对医疗污水的处理,确保全区医疗污水处置规范、合法、有效。
收到检察建议后,两家单位高度重视。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复兴区分局对辖区“一类医疗机构”开展全面调查,要求未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污水的医疗机构限期改正;卫健局对污水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的“二类医疗机构”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督促2家医疗机构购进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消毒药品正常投放、消毒记录填写完善等。
收到两家行政机关履职完毕的回复后,该院跟进监督,发现涉案医疗机构污水排放已按规定进行消毒和监测。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回头看’,核查医疗机构是否持续达标排放,防止问题反弹。”该院承办检察官介绍说。